学习韩国语的三大重要因素
常见问题 大圣韩国升学网 2017-08-29 浏览:
“对话”是个很有弹性的,表达的意思一样,但是说法有很多种,学习语言也要特别注意这些,真的深入学习,结合情景运用合适的语言,就接近“同声传译”的水平了(这里指的是说的是“接近”,因为“同传”没这么简单),不过能学到这种水平,和韩国人对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了。这个过程是个逐渐丰盈的时期,“知道的越来越多,水平也越来越高”。但是,这就像“海市蜃楼”一样,只是感觉,事实上并非如此。那么,要怎么渡过这个时期呢?除了坚持学习,还没有其他好办法。走出了那个“自我感觉良好”的误区,进入这个阶段,会很苦恼,明明自己已经知道了很多,不知道的却更多,怎么学?绞尽脑汁的想...这个阶段就要扎实些,仔细、认真的记录不知道的情况,不如多看看新闻、杂志、小说之类的书籍多吩咐自己的知识。慢慢积累,相信“量的积累,才会有质的超越”
看见一个单词是否能一次读准,就是发音学习的检验.“词”的学习很重要,不能单纯脱离情景的背词义,这样花费的时间既长效果也不会很好,词义记了很多,不会用。对话的时候,会发现与背的词“脱节”,也就是几乎没什么大的关系。这样的话,之前背词的时间真真是白白花时间、精力。那么,要怎么学习才可以呢?对于我们看见的单词首先要准确地读,其次是准确的写,再次是词义的理解,为什么把它放在最后呢?因为这是个复杂的过程,“词”的产生,凝聚着一个国家的文化,而且不但要知道“词义”,还要知道怎么用,这才能完成学习语言目的。举个例子“친구",这个词,单纯的词义就是:朋友。但是运用的时候会发现,“친구"一词在韩语的中是指:同龄人之间的交往。而中文可不是,要不怎么会有“忘年之交”这样的词汇,说白了,就是概念不一样,概念为什么不一样呢?“领土面积决定了思维,思维定义了概念”。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冲突。客观点儿说就是: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,导致了差异。因为韩语的“친구"概念范围非常小,所以才会有“선배前辈,후배后辈"这样的词,中文对应的应该是“学长/学姐,学弟/学妹”吧。总之,词一定不能学“死”,学习韩国人怎么用最重要。
学习语言一般都是从发音开始的,初步接触语言,无论从什么角度讲,都处于陌生的状态。所以发音一定要学得准确,为之后的对话做准备。和韩国人学是最好不过的了,但也要“择其善者而从之”,不是所有的韩国人发音都值得我们学习...要排除一些干扰,方言类似的尽量避免,不是排斥方言,釜山话很有意思,类似于“东北话”,能体现很多真性情。如果捕捉的就是最不好的发音,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影响。
韩语属于黏着语,不像中文有声调,字正腔圆,朗朗上口,以中文的角度来讲,韩语的发音大多数是滑音,通俗地说:既不是这个,也不是那个,而是中间的音。对于中国人来说,这个“火候”不容易掌握,模仿应该是最好的方法了吧。韩语有“收音”(받침),这是与中文不同之处,类似于中文有声调。能否正确连读“收音”就是考验发音准确的标准。学习发音的时候,切忌用中文的发音去学习,两种语言结构不一样,发音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别,所以模仿韩国人发音最好不过了。想找老师学发音,一定要找那种“叫真儿”的老师,这样过了这段时期,你的发音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,也算第一步学习成功。(注:要多跟韩国人聊天,多练习,使出所有的力气,不论讲的好与不好,不要觉得不好意思,多练习就好)